“此舞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看幾回”——歷經40載,演出達2800余場,先后出訪30多個國家和地區,觀眾達400多萬人次的“中國舞劇之最”——《絲路花雨》,在2008年為慶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獻禮演出后,時隔10年,第六次晉京,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支持項目,參加第十八屆“相約北京”藝術節,于5月4日至5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隆重上演!2008版《絲路花雨》從08年上演至今,多次為重大國事活動獻禮演出,并出訪12個國家和地區演出65場,十年間共演出665場。《絲路花雨》踐行著“一帶一路”下的文化傳承與創新,在中外人民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梁。
在演出前院領導班子的動員講話中,陸金龍院長強調:此次是2018年最重要的兩場演出,更是舞劇《絲路花雨》走向更廣闊的“一帶一路”周邊國家和國際市場的重要轉折點。全體演員要著重領悟“情在戲里”的深邃內涵,不但要有藝術表現力,舞蹈動作要整齊劃一,而且要以強化集訓保證排練質量。我們《絲路花雨》人要成為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藝術隊伍,希望大家樹立信心,為中國優秀文化經典名著、為甘肅的藝術發展再拼搏一次,再立新功!
演出當晚7時30分整,隨著演出大幕的開啟,全場觀眾立刻被靈動浪漫、美輪美奐的舞臺美術呈現所吸引,英娘與神筆張、伊努斯的悲歡離合、生死相助,被汪子涵、朱晗、索晶星等幾位國內一流演員、08版《絲》劇首席表演者,以及省歌舞劇院新成長起來的康琦等一批年輕舞蹈演員們演繹得淋漓盡致、扣人心弦……兩場演出,在能容納千余名觀眾的劇場中,掌聲和喝彩聲不絕于耳,鮮花和贊嘆傳遞出觀眾40年來未曾中斷的“絲路花雨”情結,《絲路花雨》以其極高的上座率再次證明了經典的無窮魅力,再次顯示了其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北京大學的張老師看完演出后感慨道,他是舞劇《絲路花雨》的忠實觀眾,這次能在北京家門口看到感到非常激動,不僅音樂更具感染力,舞蹈和舞美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所有演員的表演都是可圈可點,真心祝愿舞劇《絲路花雨》能夠再次走向世界,為祖國的文化藝術繁榮增光添彩!
中國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在40年的櫛風沐雨當中,堅持走文藝創新之路,與時俱進,不斷地進行自我超越,先后經歷了數次“復排”和“創新修排”的新版再現,目前已培養了一大批院團自己的優秀主要角色演員。同時,舞劇《絲路花雨》的創演團隊始終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原則,充分體現了新時代的創新精神,常演常新,使舞劇《絲路花雨》思想性、文化性和藝術性不斷得到新的升華,從而成為一部久演不衰的經典作品。敦煌壁畫瑰麗多彩,散花飛天聞聲起舞,黃沙漫漫,掩不住千年古道駝鈴聲聲……舞劇《絲路花雨》“復活”了沉睡千年的敦煌,將一個個孤立靜止的莫高壁畫和悠久流傳的中國故事,編織成優雅靈動的曼妙舞姿,開啟了一條傳播中國文化之路。(圖文由甘肅省歌舞劇院提供)